隐形技术加持,直推之外更多惊喜,AN
如果你是一名烧友,又特别喜欢平板耳机,那么当年在选择一款元价位的中端旗舰机型时,一定绕不过两款产品,那就是HIFIMAN的EditionXS和ANANDA。当初在选择DEVAPro的升级耳机时,我也陷入了两难的处境,毕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发烧友也要可持续的发烧不是?
HIFIMANANANDA作为前代旗舰机型EditionXV2的继任者,有着“直推之王”的美誉,价格从多元一路下探,性价比十足。而EditionXS则以EditionX升级款的姿势入局,加入了隐形磁体和NEO超纳米振膜新技术,可谓十分诱人。当时我还是选择了EditionXS,虽然在高频上较ANANDA有一定差距,不过搭载了隐形磁体结构,是EditionXS最吸引我的地方。但我知道,ANANDA的隐形磁体版早晚是要来的。
果然,它真的来了,带着六亲不认的高频细节再次回归了……
最近HIFIMAN发布了ANANDA的隐形磁体版,我还是忍不住剁手了。一方面源于它的声音素质,特别是之前在试听ANANDA时就对它的高频部分的表现念念不忘,现如今EditionXS已经无法满足我了;另一方面在于直推带来的快乐,毕竟相对于坐在书桌旁心无旁骛的听歌,我现在还是觉得在床上躺平来的更舒服一些,大概年纪大了,也懒得折腾了。
而ANANDA隐形磁体版的出现,再次打破了我对平板耳机的固有印象。
“轻量化”不是一件小事
数码、科技产品的设计走向,一定是简约的、轻量化的。这背后,是新技术、新结构、新材料、新工艺的应用,说的“轻巧”,实则复杂。所以,当乔布斯从信封里拿出MacbookAir时,那一幕终究成为了传奇。
以往我们理解的平板耳机关键词往往是“沉重”“难驱动”,但ANANDA隐形磁体版显然不是。它携轻量化的开放设计回归了。
一方面是头梁。我一直很喜欢HIFIMAN这种轻量化的头梁,从外观上来看,金属框架与仿皮质头带的搭配使它有着浓浓的复古味道。同时它确实非常轻便,戴在头上不会有压迫感——特别是,得益于它的多段调节范围以及金属框架恰到好处的压力,你总能得到舒适的佩戴感。
另一方面是开放式格栅设计,让耳罩虽是“大耳”,但并不“压耳”。但这种开放式结构当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减轻重量。
每次提到HIFIMAN耳罩上的那极具代表性的百叶窗格栅,我总能想到汽车。例如宝马设计师FritzFielder在年设计的宝马历史上第一个双肾格栅,如今只要看到对称的双格栅造型,我们就能知道这是一辆宝马车。除了体现风格与装饰性,汽车格栅的本质作用是进气和散热,而HIFIMAN的开放式格栅,同样具备“通透”的功能——更开放的耳罩设计,在消除声音的有害反射、增强声音细节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。
它也确实更有益于“散热”,毕竟夏天佩戴大耳,是需要一定勇气的,除非你使用的是具有开放式格栅的HIFIMAN。对于“透气”这件小事,HIFIMAN着实做了不少努力,细节处彰显体贴,例如,耳罩的贴耳部分,皮质包裹下另有乾坤,内侧为更加亲肤透气的绒布,即保证了透气性,也保证了阻隔噪音的特性。
ANANDA隐形磁体版的耳杯延续了传统的非对称式设计,看起来类似椭圆的外形,虽然有更高的开模成本,带来的是更加契合人耳轮廓的好处,耳机在佩戴时能够完全包裹住耳朵,有着良好的佩戴舒适度,同时也能更好的隔绝噪音。另外它的隐藏“福利”是,当你拿起耳机时,从角度上很容易就能分清左右耳,毕竟它看起来就像人耳一般。
不过,对于ANANADA隐形磁体版而言,轻量化机身只是一道“餐前甜点”,真正的轻量化技术,还在耳机的内部核心。
超纳米与隐形磁体:平板耳机界的“二向箔”?
三体人的“水滴”,“歌者”向太阳系投掷的“二向箔”,《三体》宇宙里高等文明所掌握的技术让地球人“望洋兴叹”,听起来有些玄幻,但ANANADA上搭载的超纳米与隐形磁体技术,在平板宇宙里则是实实在在的“降维打击”。
平板振膜耳机之所以令众多“烧友”着迷,是因为他们相较于动圈耳机,能够更好地解决高效率音频信号失真问题,但重量和体积控制又成了平板振膜耳机的一大难题,所以过去有的烧友对平板耳机的态度是“你买我推荐,我买我不买”……
HIFIMAN的解决方案是超纳米振膜。ANANDA隐形磁体版采用了HIFIMANNEO超纳米振膜,官方称作接近纳米级厚度的薄膜,更好地提升了单元的响应速度,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节及更低的失真,有效改善了电能利用效率,单元也变得更加轻薄。
这其实是前款耳机就已经拥有的技术了,在此基础上,ANANDA又加入了隐形磁体结构,来自于4万元旗舰平板耳机Susvara的同款配置,通过调整永磁体的空间尺寸和优化永磁体的断面形状,在保证磁场强度的前提下极大的降低了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阻力,也就是说,声音可以更好的穿过磁体,防止像传统的磁体那样导致音质劣化,进一步降低失真。
超纳米与隐形磁体,搭配开放式格栅的耳罩,三项技术加持,让ANANDA发声单元变的更轻更透更薄。
所以,声音表现究竟如何呢?
关于声音:这次的ANANDA有些内卷
在文章开头也提到过,ANANDA隐形磁体版属于极易驱动的类型,阻抗27Ω,灵敏度达到了dB,所以其实即便手头没有台放,使用便携播放器就可以获得足够好听的声音,甚至可以尝试手机或电脑直推,用电脑打开Foobar插上耳机就可以好好听歌了。
耳机配备了3.5mm转6.35mm转接头,标配备双边3.5mm插头接线。体验ANANDA,是我使用6.35mm转接头最少的一次。
ANANDA隐形磁体版频响达到了8Hz-55kHz,相对于20Hz-20kHz的“可闻声”频段,可以保证频响衰减点尽量远离20Hz之后或20kHz之前,从而在人耳可感知的频响范围内,实现良好的响应线性,也使得高频和低频拥有了更多、更丰富、更真实的信息。
高手过招往往一招制敌,比如ANANDA隐形磁体版的高频细节,虽然不似Arya那样来的锋芒毕露,但精细的解析力,细腻的高频表现,细若游丝的走位,总能挑逗烧友敏感的神经。所以当我再回听押尾光太郎的《风の诗》时,高把位揉弦里的空灵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,而八度音程与滑音在整首作品的起承转合,在ANANDA里总是表现的那么扣人心弦。这是当年学习吉他时练的最多的一首指弹曲子,如今再听,方才真正体会到曲子里所表达的风的灵动、舒缓与清凉。超纳米与隐形磁体的加持赋予了ANANDA更加精细的解析、更细腻的高频表现。
喜欢《BrandNewWings》的小伙伴,一定对押尾的拍弦、打板以及泛音印象深刻,特别是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吉他泛音的透明清澈,这首曲子里单独拿出了一轨专门录制泛音,可以说是指弹爱好者的大满足了。ANANDA隐形磁体版里的《BrandNewWings》,弦音清亮,敲击声清脆,精湛的演奏技巧下层出不穷的旋律急停迅出,对瞬态表现要求很大,好在ANANDA全都能够牢牢地接住。
“百叶窗”格栅耳罩能够有效消除声音的有害反射、增强声音细节,ANANDA隐形磁体版在横向声场是有些宽的,中高低频的分离度高,同时高频延展性强,在聆听音乐时可以获得更加空灵通透的感受,以及更加身临其境的听感,所以在聆听大编制曲目时便显出了足够的优势。在聆听《出埃及记》主题曲(中国国家交响乐团《不朽的旋律》)时,小提琴与长笛的高音表现非常细腻,两种乐器音色的精细与圆润相辅相成,耳机里展现了高频良好的动态素质。随着序幕的逐渐拉开,各个乐器所处方位、音色质量和声音强弱等都有着很好的还原。到曲终那一段“金鼓齐鸣”,开阔的声场展现了宏大的气势和悲壮的历史感,结尾处戛然而止,耳机又收的极为干脆利落。
我总以为,在平板耳机上就不必过于苛求中低频了,但ANANDA隐形磁体版似乎并未打算“躺平”,反而有些“内卷”:它在人声上赋予了更多“暖感”,低频量虽然没那么多,但极富力度和弹性——我从未觉得它会是一个“六边形战士”,但事实来看,它确实要打破我对平板耳机的固有印象了,我甚至去查看了播放器的EQ设置,直到我确信这就是它本来的声音。比如最近比较喜欢的丢火车乐队《感谢你爱我》里温柔的独白,以及痛仰乐队《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》中沙哑的人声,贴耳而富有质感。
特别是《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》里吉他、人声、弦乐的表现,不同的音色和频率下,竟然各自都很出彩,ANANDA隐形磁体版的振膜具有很强的张力和可塑性,使得声音变的可盐可甜。这也让我不禁陷入思考,我是否还需要一款动圈耳机?
总结:打破传统,直推之外更多惊喜
传统常常是用来打破的。人们说平板耳机很笨重,ANANDA隐形磁体版以轻量化机身回归,虽身为“大耳”,但并不压耳;人们说平板耳机很难推,27Ω阻抗、dB的灵敏度却让ANANDA拥有了丰富的使用场景,随时随地就可以享受HIFI音乐;人们说平板耳机声音总是过于通透和寡淡,或许,听完ANANDA隐形磁体版的三频表现再下结论也不迟。
ANANDA隐形磁体版的出现,进一步降低了HIFI的门槛。一方面是性价比上的优势,比上一代只多了元的价格,便可集齐HIFIMAN好声音的三板斧:超纳米振膜+隐形磁体技术+格栅耳罩;另一方面得益于它的易推性,不需要频繁折腾前端,省钱下的钱买个ipad或switch它不香么?
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ANANDA隐形磁体版在声音上的表现,既有精细的解析、宽阔的声场,又有丰富的高频细节以及富有质感的人声和低频。HIFIMAN内卷起来也是有些狠的,这让其他平板耳机怎么想……所以,对于想要入手平板耳机的烧友或者想要尝鲜的新手,ANANDA无疑是元档位平板耳机的最佳选择之一了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h/61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