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友记威士顿W80V3试玩手记

刘云涛 http://news.39.net/bjzkhbzy/171028/5798924.html

春风不度玉门关,又见才子伴乐谈。

年对于大家坛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,今年是耳机大家坛成立20周年,在陆陆续续见到和参与论坛组织的一系列活动的时候,老烧友们大概也会不由得感慨,时间过得好快,20年就这么如是而过了,20年见证了我们从一群折腾配机塞子的初烧,变成兴趣更加多元化的音响、音乐玩家,当年的玩家们,有的还孜孜不倦地留在这个圈子里,有的惊鸿一瞥后不知所踪,在时间面前,众生皆是凡尘。今天的开场白挺多,其实也是才子前阵子申请试玩时候的感慨,今天的主角是一位老朋友,来自威士顿的W80V3旗舰入耳耳塞。

我对威士顿这位朋友有多熟悉?十几年前才子最初接触入耳式塞子的时候,UM1就是彼时的当红小生,UM2则是中流砥柱。那时候玩家的选择权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,威士顿和音特美、舒尔基本占据了所有入门和中端玩家的选择清单,而那时候盘踞入耳耳塞金字塔顶端的“”里面,打头的便是威士顿的ES3,才子当年玩过一阵子UM1后便调转枪头主玩台式和大耳了,直到差不多十年前(年附近),才重新回归去接触入耳产品,虽然那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了其他一些品牌可供选择,但还是本着老品牌信得过的想法,入手了彼时的W40/60和同期的/,这两对组合在当时也是一时瑜亮吧。个人对于W40/60这两个个塞子是很有好感的,不同于的咄咄逼人,W40/60的声底和一些英国箱子有一些相似,不是很强调动态,但是中频的质感是非常优秀的,同时大家不妨看看十年前的DAP市场是什么样子?那时候的高端市场还是AK/的天下,声音和现在的中端产品相比也还是有明显素质差距的,W40/60因为声底比较厚实,可以对前端的一些缺点有足够的容忍度,也是更容易获得玩家青睐的。

再后来,威士顿在W系列上更新了新旗舰W80,并且在其他序列是继续扩充产品,例如MACH系列以及新的ProX系列等等,比起近几年新兴品牌的高歌猛进,威士顿这些年的表现反倒是一种让子弹飞的悠悠然,新品总量并不是很多,旗舰耳塞更新两个版本以后也没有变成W90或者W,仅仅是加了个V3的后缀,貌似还加量不加价(如今同样数值的货币购买力是远低于10年前的),如今的威士顿,专业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依旧,只是民用市场上,从曾经的三巨头人设,转而走亲民路线,落入了寻常百姓家,还是蛮令人欣喜的,W80V3这款塞子没记错是年发布的,到现在也过了半年了,才子申请试玩以后一直不温不火地听着,今天的分享,也就是当一个流水账的形式去表达吧。

从远古的UM1/UM2时代开始,威士顿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佩戴的舒适性,记得当年有句话是这么评价三巨头的:舒尔带着舒服,音特美听着舒服,威士顿带着听着都挺舒服。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,现在很多塞子的单元越堆越多,腔体也难免越做越大,转过头去,其实你看W80V3的腔体,和当年W40/60别无二致,非常小而轻,可以直接卡在耳甲部位,让你睡觉的时候都不必担心翻身的不适,很难相信里面塞了8个动铁单元,W80V3的单元配置也很传统,三分频设置,两个低音单元、两个中音单元,剩下四个都是高音单元,腔体的材料是万年不变的工程塑料,接口也是万年不变的mmcx。当然,因为追求体积的袖珍,威士顿的mmcx插口,有些保护套太厚的第三方线材是不容易插进去的,好在造型十几年没变过,如今大多数的升级线材都是优化过,可以和W80V3适配的。

谈谈w80v3的声音和搭配吧,从耳塞本身的参数上说,5欧的阻抗和dB的灵敏度属于非常不吃推力的类型,而5Hz-22kHz的频响也是朴实的大众脸,原配的耳机线非常细,是4股绞合的镀银线,这里不是有意打击,从UM1时代到现在,威士顿的耳塞虽然足够经典,但是耳机线则是一直配不上耳塞的实力,除非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纤细和便携,否则我的建议就俩字儿:换掉。个人习惯换成单晶铜或者单晶铜镀银的材质,或者结合具体的前端进行调整。因为耳塞本身足够好推,所以单端其实也就够了,平衡驱动的话,很多时候音量开一丢丢就足够用了,看玩家各自的搭配习惯了。

这阵子我把手里为数不多几个播放器和W80V3轮流搭配了一番,在不同的平台下,W80V3都体现出一种比较强烈的存在感,这倒不是说它的音染有多大,而是它声音中的气质是比较独特的,可以被听众第一时间捕获到,可以说,最开始刚听了几分钟,W80V3给我的印象就和十年前甚至更久的那些回忆迅速串联起来,脑海里面浮现出的就是本文标题的这四个字:好久不见,熟悉的那个老朋友回来了。

W80V3的声音延续了从W40/60开始的那种醇厚和丰满,即便是搭配索尼黑砖2这种强调线条和骨感的播放器,听小编制乐器时候,都可以感觉到来自骨子里的一抹温暖,这种声底用来听人声是非常合适的,搭配比较新的机型,例如山灵M7、海贝R5(这俩都是比较暖声的机器),人声都是饱满而富有感情的,但是这种感染力并不是一味地用暖意堆砌,因为那种一糊遮百丑的单一色调容易让人腻味,W80V3的优势是,它的声底很厚,在中低频拥有权威性的密度,可以放大和解析出中低频段足够多的细节,换句话说,很多这个频段你感知到的泛音,是来自于前端的信息量,而不是人为加入的偶次谐波。

但是,如果你不更换原线,那么哪怕在乐彼P6pro这个级别的机器上,都会感觉到“闷”,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建议换镀银单晶铜线材的原因,线材是制约W80V3发挥的最大瓶颈,别看内部8单元里面有4个都是高频单元,但是W80V3的高频只能说是细腻而不显眼,它的整体能量重心还是偏中下盘的,这样的好处是:稳,下限高,但是也很难展现出穿云裂魄或者空灵缥缈,貌似“仙气”这种形容词和威士顿是无缘的,所以很多比较国风韵味的曲子,用W80V3原线听是不过瘾的,换上一根能把高频延伸打得更通畅的线,还是很必要的。

前文说过,当年玩W40/60的时候,我一直沉迷于这两个塞子戴着英国老音箱的味道,其实到了W80V3身上,这个韵味依旧还在,虽然威士顿并不是一个以突出声音细节为卖点的品牌,但得益于分频和单元的进步,W80V3如今能提供给我们的解析力,是远远超出当年的,就好像是从8寸的音箱换成了10寸的同品牌更高阶音箱。因此在演绎中、大规模的古典器乐作品上,W80V3也能够更为轻松地驾驭。当然我个人更喜欢的是用它听人声和小编制的器乐独奏、重奏,而且为了最大化地留住这份独特的韵味,我会刻意不使用4.4的平衡耳机线,单端或许是这个耳塞更好的打开方式。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腔调很复古,但这正是老朋友带来让我们短暂忘却时间的感受,不是吗?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kz/1402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