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苹果AirPodsPro半年之后使用

AirPodsPro自发布之后,口碑一直都十分出色,果粉纷纷给出了真香警告。到现在,笔者使用AirPodsPro已经有接近快半年的时间,因此有了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。对于耳机,我日常的使用场景主要是播客、听音乐以及通话,所以一直在寻找一款无线蓝牙耳机,以解放双手跟耳机线的束缚,再加上本身主力机也是苹果设备,所以当AirPodsPro推出之后,成为了最佳耳机的购买选择。首先来总结一下这半年使用过程中个人认为比较显著的几项优点:1、不外乎摆脱了耳机线的束缚,少了插拔耳机线的困扰,也加快了取出跟收纳耳机的速度。2、因为AirPodsPro改为入耳式设计,耳塞套在耳道中的密合性较好,比较稳固不容易滑落。3、主动式降噪功能的降噪效果十分优秀,像是面对电风扇、马达声,或是路上的汽车引擎声,AirPodsPro在处理这类型低频噪音的效果,真的很出色。4、AirPodsPro相较于前几代AirPods多了IPX4防拨水等级认证,所以不用担心运动流汗配戴AirPodsPro会造成损坏,但苹果官方有提到,抗汗和抗水功能非永久状态,可能随日常使用造成的耗损而下降,且AirPodsPro无法透过重新检查或重新密封取得抗汗和抗水功能,而且AirPodsPro的无线充电盒不能防水,所以要小心,不要让水进入任何开口。5、AirPodsPro具备无线充电功能,虽然无线充电应该已经算是近年来的标配功能,但对于喜欢随放随充、随取随用的人来说,真的很方便,不过无线充电的效率还是很低,比如用三星输出功率5W的无线充电座充电,充电盒从几乎快没电充到满电,至少需要3个半小时以上,相比用iPadmini输出功率10W充电座进行有线充电,只需要不到2小时,所以比较赶时间的人,建议还是用有线充电。6、相比前几代产品AirPodsPro的体积更小,个人认为外观好看了很多,突兀感降低,视觉上比较顺眼了一些。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苹果定制的全新SiP封装,封装中高度集成了包含H1在内的10枚处理芯片,从而耳机内部更加紧凑。7、苹果在WWDC上预告,之后将针对AirPodsPro添加苹果设备间的自动切换功能,跟类似剧院模拟的空间音效功能,所以理论上来说,随着软件不断更新,AirPodsPro的使用者体验还将继续提升。再来聊一下个人认为比较显著的几项缺点:1、首先是做工问题,以我自己的AirPodsPro为例,耳机边缘就有很明显缝隙接口,另外也有局部的错位现象,虽然不影响使用,但看上去就会不太舒服2、AirPodsPro配戴时的舒适性确实不算是非常理想,因为入耳式耳机会跟耳道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,而且耳道内会形成一个封闭环境,这时候内耳压就会有明显升高的状况,尤其在开启降噪模式的时候特别明显,这也是很多入耳式耳机普遍存在的现象。在入手一周左右的时间笔者基本已经完全适应,所以有兴趣购买AirPodsPro的人,可能要注意这一点。3、无法直接通过AirPodsPro调节声音大小。4、在环境较嘈杂的街上,透过AirPodsPro开启降噪模式跟朋友进行语音通话时,AirPodsPro有时候会把戴耳机讲话者的声音误判为外界的杂音,而把讲话者的声音局部过滤掉,导致对方有听不清楚的情况发生。5、AirPods从前两代一直到现在第三代的AirPodsPro,原厂提供的外观颜色都只有白色一种,对比其他大厂像SONY、三星、Bose,都有各式颜色可供挑选,选择太过单一。6、AirPodsPro的声音表现相对平淡,高、低频都没有特别突出,不过对于中频人声细节的还原度倒是还不错,尤其在降噪模式开启的情况下,人声细节会更加明显。最后简单总结一下,虽然以上说了很多缺点,但个人认为还算是瑕不掩瑜。AirPodsPro的确可以算是一款集大成的优秀作品,不管是在设计的巧思上,或是在实际使用中,给人的体验感受还是相当不错的,所以如果你是个苹果设备的使用者,或是果粉,或是热爱运动时听音频的人,但对于音质没有太苛求,同时还希望有主动式降噪效果的话,那么AirPodsPro会是个非常理想的选择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z/9792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